沁县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效——
实现“一扇门进出”“全链条化解”“一揽子调处”
本报讯 记者刘婷婷报道:今年以来,沁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构建多元解纷新体系为抓手,建多元阵地、聚多方合力、强多维能力,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质效,实现“一扇门进出”“全链条化解”“一揽子调处”,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扇门进出”,打造多元解纷主阵地。整合信访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科技法庭和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发挥沁县政法新媒体矩阵作用,全力打造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阵地。县级统筹整合综合办公体、群众接待区、矛盾纠纷调解区、心理咨询区和法律服务区,按照“一体四区”的格局实体运行。乡村两级整合法律诉讼服务站、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官工作室和司法所等资源,探索同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相融合,将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纳入主要办理服务事项,做到“一站式”服务,实现“一扇门进出”。
“全链条化解”,凝聚多元共治新合力。沁县着力推动政法、执法、律师和党员队伍等力量下沉网格,强化职能部门和队伍的工作联动,夯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队伍基础,建立并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跟踪等闭环处置流程,实现全链条化解。县人民法院在乡村两级挂牌成立法律诉讼服务站和法官工作室,明确了乡村两级矛盾纠纷化解责任人。县公安局推行“警网融合”工作模式,以“1+1+N+X”标配组队,112名民辅警下沉网格,全面实行“警格+网格”作战。同时,全县深入开展“调解七进”活动,进网格、进物业,重点排查化解婚姻邻里纠纷;进连锁企业、进综超市场,重点排查化解与群众生活密切的生活消费领域纠纷;进法庭、进派出所、进信访大厅,重点协助排查化解矛盾集中领域纠纷,有力实现矛盾纠纷控新治旧。
“一揽子调处”,“五调联动”覆盖多领域。沁县通过政策支持、分类指导,充分整合行业调解、律师、行政复议、公证等法律服务资源,探索推行“调解+”,为当事人提供多元解纷服务平台。“调解+信访”,护航信访服务,在信访局成立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并选派21名有丰富经验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轮流入驻,参与日常接访和矛盾化解工作。“调解+诉讼”,开展诉调对接,选派5名优秀调解员,常驻县人民法院从事诉调衔接工作,将诉源治理和调解关口前移。“调解+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县司法局完善复议案前、案中、案后调解机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的方式高效化解复议纠纷,做到节约时间成本、司法成本。“调解+公证”,推动诉源治理,县公证处在法院调解、取证、送达、保全、执行等环节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公证制度诉前引导、调解纠纷的作用,有力推动诉源治理。“调解+律师”,节省司法资源,在全县218个行政村、6个社区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切实为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法律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全面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各项机制、统筹各方力量,最终形成全流程、全闭环的矛盾调解工作体系,构建有效预防矛盾纠纷激化外溢和上行的工作格局。”沁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锐介绍说,今年以来,沁县全县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23件,调处成功率96.6%,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