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县区新闻

沁县沁州黄镇小东岭村盘活旅游资源发展富农产业

“红土地”上日子红

——沁县沁州黄镇小东岭村盘活旅游资源发展富农产业

清明过后,微风拂过沁县小东岭村,整个村庄焕发勃勃生机。穿过“红色小东岭”的门牌楼进入村庄,宽阔干净的街巷、蜿蜒曲折的河渠、白墙蓝瓦的民房交相辉映,一步一景,处处皆景。

小东岭村位于沁县沁州黄镇,东依檀山、西邻漳河,太长连接线沿村而过,交通便利,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随着京长对口合作的深入开展,小东岭村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一幅秀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

众多红色旧迹是小东岭村的珍贵资源,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足迹。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曾入驻小东岭村。八路军129师以太行山脉的千山万壑为依托,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时光悄然划过,昔日的硝烟早已散去,一个个土炕、一张张木桌成为历史忠实的记录者。革命先辈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正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近年来,小东岭村深挖红色资源,收集红色故事,开辟红色旅游路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八路军总部小东岭旧址、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会址等进行修缮保护、策陈布展,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的软硬实力。同时,一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全功能的红色旅游基地,奏响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交响曲。

旅游做起来,产业兴起来,乡村火起来。眼下,小东岭村迎来另一片“红”。

小东岭村坚持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智慧大棚、生态渔场,精心打造精品示范村,带动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

阳光倾洒在一排排草莓大棚上,棚内一垄垄草莓植株葱郁碧绿,排列得整整齐齐,一颗颗熟透的草莓在层层叠叠的绿叶之下鲜艳夺目,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小东岭村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沁县县城只有10分钟路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采摘是首选。2022年,该村新建3座智能采摘大棚,运用智能化手段发展草莓采摘。草莓下市后,空闲的大棚将继续种植车厘子,一年四季产业循环发展,为游客提供多元化采摘服务。

“为打造集产业、研学、亲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多业态复合’红色旅游基地,小东岭村将以‘文旅+康养’为引擎,在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优乡村旅游,让这方红色土地焕发出新生机。”东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凯凌说。

·黄玥·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潞城区开展专项检查护航春耕备耕
  2. 沁县多个新能源项目相继并网发电
  3. 潞州区开展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守护老人饮食安全
  4. 武乡·权店2025年梅杏赏花周启动
  5. 平顺县获评2025年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
  6. 沁源县一季度新签约项目19个,总额突破63亿元
  7. 武乡县“链”上发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8. 潞州区念好“四字诀”推进城市更新
  9. 襄垣县持续推进春季造林绿化工作
  10. 沁县沁州黄镇小东岭村盘活旅游资源发展富农产业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聚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聚焦2025长治两会
  • 焕彩新生活
  • 2025新春走基层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