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天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逐步升高。为织密护林防火“安全网”,连日来,武乡县紧盯重点区域、关键环节,以夯实护林防火责任为主线,加大野外火源监管和群防群治力度,全力抓好春季护林防火工作,坚决守住“防火线”、筑牢“防火墙”。
“山风较大,请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做好‘十不准’,不准携带火种火源进入山林,不准野外吸烟、上香烧纸……”在武乡县,农村广播大喇叭不间断响起,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传达护林防火安全常识。
瞭望哨作为森林防火的“眼睛”,在及时预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月30日,在义门林场虎头山瞭望哨,护林员贾旭平正手持望远镜对区域内的森林进行观测。
“我们24小时不间断轮流值班值守,平时用望远镜、对讲机进行巡山,一旦有火情,就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时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贾旭平说。
为加强野外火源管控,武乡县以“林长制”为抓手,构建起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防火工作格局,现有森林防灭火专业队2支共145人,卡口315个、瞭望哨28个,远程视频监控探头20个,森林防火通道约240公里,实行立体网格化巡护,严禁携带火源进山入林,坚决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现在春耕生产、外出踏青的人逐渐增多,用火活动频繁,防火形势严峻。清明节将至,强化‘扫墓祭祖严禁用火’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义门林场副场长关应红介绍,义门林场共有林区16万亩,为更好管控火源,义门林场加大对重点火险区域、林田交错地带及人员活动频繁区域的巡查力度,同时借助无人机对大面积林区展开快速扫描,充分利用森林火险预警中心的实时监控,对分布在偏远林区的情况全方位反馈,从源头织密森林“防火网”。
森林防火,重点在防。在分水岭村森林防火检查点,护林员正在对入山人员、车辆进行防火检查,并实名登记,坚决杜绝火源入山。
“一个烟头、一点火星就可能引发森林火灾,造成巨大损失,对入山人员,我们认真检查携带物品,严防可燃易燃物品进山。”护林员崔志保说。
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为切实织牢“防火网”,武乡县实行县、乡(镇)、村三级防火管理机制,村口、山口、路口、林区入口增设临时防火检查站,组建护林队伍,加大可燃物清理力度,采取拉网式、地毯式的方法,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同时,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大力倡导文明祭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营造全民参与护林防火的良好社会氛围。
森林防火,重于泰山。武乡县将持续绷紧春季森林防火安全弦,高标准落实好“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等工作,全力打造森林防火安全屏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