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综合

传承优良家风 弘扬传统美德

张爱霞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联结着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进步,呈现着时代的缩影与风貌。家庭又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一个人行为道德生发之源,促进人健全人格的养成,也带给人追求与进步的动力。在家庭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充分感受体验家庭中的一切,又被它们通过某种特有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塑造成型,影响一生。这种反映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情感态度、文化氛围、精神品质、价值观念、人生信仰的基因和共识,就是家风。

家风的形成首先是以家为单位。家风源自一个家庭或家族内部,它始终以家族家庭为单位世代传承,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内容,不同的家风家教体现着这个家庭不一样的精神内核和品质追求。其次,家风的形成有时间延续。家风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延续下来的。历史上许多流传至今的家规家训,如《曾国藩家书》《三苏家风》《颜氏家训》等,都是延续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代代承接者身上产生了影响。

家风的形成要有情感的认同。人类历史,除了生命本身的绵延,还有文明与精神品性的世代相承,对于一个家族和家庭来说,除了有繁衍子嗣的生命基因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基因的火炬。

家风的形成要讲传承方式。对于家风的传承,每一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方式和手段,总的来说,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形成制度。言传靠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口口相传,让子孙后代通过聆听的方式,知道家族先辈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风,进而影响自己的品行。身教是更严谨的身体力行,就是长辈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后代,从口头说教转化为以身垂范,这是一种更为直接更具影响力的传承方式。但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只有形成制度,才能将一家之风长久持续地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好的家风形成不易,同时,好的家风对人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好家风塑造人的品格。好的家风,首先教给人的是做人的道德品行,这其实也是一种治理家庭的大智慧。写过《桃花源记》的晋代诗人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时,曾派一名身边的男仆到他老家帮助料理一些杂事,同时给儿子捎回去一封极简家书:“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意思是告诫他家中人这个前去帮忙打杂的人也是别人辛苦养大的孩子,要善待于他。短短九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陶渊明心怀的仁爱与善良,这份仁爱善良会通过他感染教化家中的其他成员,进而让为人良善成为陶家家风之宝。

好家风塑造人的志向。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去关注原生家庭对人成长过程的影响,发现人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对其未来成就起着不容忽视的铺垫作用。有太多例证表明,能够做出伟大成就的人,大多有着优秀的家庭和父母。如果说家庭是人生命的摇篮,那么好的家风在人生命的源头就播撒下种子,再给予成长的阳光、空气和精神养料,伴其成长。

好家风塑造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习惯是在天长日久的积累中形成的,同时人的行为习惯反映着其身后家庭的价值共识和精神追求。从一日三餐到起居待客,从行事风格到为人风范,处处彰显着一个家庭的内外风貌。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曾写下《爱莲说》,其后世子孙千百年来不忘以“莲”的精神和“莲”的品质激励自己,这也成为周家特有的家族品格。

好家风塑造人的心态。遇事时的心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特性,而人的心态最初也是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塑造和历练的。无论是北宋苏轼跟儿子大谈煮蚝之诀窍的家书,还是清朝大学士张英写给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文,都传递着一份以豁达心胸做人待人的处世之道,这也是他们留给后代最宝贵的家庭财富。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是发自己的光,顺便照亮孩子。当父母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终有一天,孩子也必能借着自己内心的力量,去对抗一切困难。

好的家风,潜移默化着人的成长,更是直接建构出一个人的人格版图,从这一点来说,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是关乎人人关乎全社会的重大课题,需要高度重视、持久重视。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传承优良家风 弘扬传统美德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 山河为卷绘振兴
  • 万里山河路
  • 能源强国·“碳”路先行
  • 太行精神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