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沁州大地,蕴着秋的端庄,携着秋的成熟,带着秋的希望。
改建第三中学、育才小学教学楼项目开工建设;建设城镇集中供热长输管网20公里,新增15个换热站,同时改造9个原换热站;为乡镇配备11辆防火车辆,为森林消防队配备运兵车4辆;购买1700多个垃圾箱、15辆垃圾清运车;将端午民俗文化节通过融媒体平台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突出抓好57个重点工程项目;帮助牛寺乡桃园村销售梅杏50000余斤;提质改造县乡道路45公里……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实事,正是沁县积极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的真实写照。
高位推动 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知责思进,高位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沁县结合实际,明确开展的活动事项。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抓,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际行动为全县党员干部树标杆、作示范,切实做到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为了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领导干部深入乡镇、社区和企业一线开展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梳理征集“办实事”项目清单,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实地指导乡村振兴、教育改革、项目建设、民生重点、六乱整治、疫苗接种、管网改造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现场督办和协调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让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可喜变化。
领导带头是无声的示范,在“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带动下,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了信仰,呈现出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精气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彰显,全县掀起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热潮,桩桩件件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精准对接需求 以担当作为解决急难愁盼
受地理位置、环境影响,留不住教师一直是山区教育难以突破的瓶颈,农村孩子跟着务工父母进城上学也是难上加难,而城镇中小学布局不甚合理,班容量过大,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办人民满意教育成了沁县县委书记秦军最关注的问题。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秦军10余次深入全县各大中小学进行调研,也是在这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对全县初高中学校进行资源整合,改造原沁县师范校区,撤并南里中学、漳源中学,新组建沁县三中,推动初中向县城集聚,让目前户籍还在山区的青少年走出大山到城里上学,育才学校新校区建设顺利推进、沁县中学顺利“回归”,一场教育改革攻坚战在沁县全面打响。
“今年谷子收成不错,多亏了领导们帮忙!”沁州黄镇檀山村村民张建英谈起今年的谷子种植,不禁喜上眉梢。而几个月前,谷子种植基地出苗期遭逢旱情,急坏了祖祖辈辈靠种沁州黄维持生计的老百姓。县委书记秦军得知情况后,组织发动县农业农村、园林、环卫等部门充分发挥设施设备优势,对旱情较为严重的檀山村连续进行为期三天半的抗旱浇水,全力以赴打好抗旱抢种保苗攻坚战。不仅如此,秦军还主持研究出台了《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强农惠农扶持政策》,对设施蔬菜、沁州黄小米等19类产业进行补助,一期拨付2000万元用于强农惠农政策兑现。
“以前进城,水也不敢多喝,只怕找不上厕所。现在好了,城里的所有公厕都免费开放了。”公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为解决群众如厕难的问题,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司慧军不断加大督导力度,强化管理措施,将城内现有公厕全部完善建设并免费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大道至简,行胜于言。“现在办事省时又省心,太方便了”!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不方便等突出问题,在司慧军的监督指导下,县行政审批局立足日常业务实际,为新开办的企业提供企业开办大礼包,内装营业执照正副本、4枚印章、业务服务指南等材料。针对不了解操作流程的群众,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一对一”指导,同时公章刻制、涉税办理、社保登记、银行开户各环节全程可同步办理,并且由政府买单,免费为企业提供首套4枚公章刻制服务,让开办企业“零成本”成为现实。
群众盼什么,就着力解决什么。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有序抓好实事落地,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截至目前,沁县已为民办实事500余件,党员为民办实事1500余件。
践行初心使命 以务实作风推动以学促干
“敲锣打鼓台上站,今儿为您来段三句半,今天的话题是反诈骗,各位群众擦亮眼,小心电诈把您骗……””连日来,一段反电诈三句半在抖音及各居民小区轮番巡演。“用这种方式来宣传预防和打击电信诈骗很直观,我们也爱听,还能知道今后要预防什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沁县公安局依托多侦联动平台和立体打防电信网络诈骗平台,发挥“122”机制作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获电信诈骗案件4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成功止付资金3170余万元,冻结资金388万元,劝阻32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环境变好了,心情也好了。建设美丽家园,有你有我有大家!”册村镇册村的王萍孩逢人就夸。实施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来,沁县把创建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打造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作为工作重点,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治理,新改建农村卫生户厕2000座,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出动车辆、大型机械1720辆次,发动群众12.3万人次,清理整治10318处,清理垃圾15756.7吨,拆除违章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406处,消除安全隐患409处,规范道路指示标志1359处,整修坑洼路面1241处,绿化美化12.5万平方米。
让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为民办实事成果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更是“晴雨表”,沁县始终将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学史力行强化时代担当,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老百姓的心里走。
文/本报记者 冯波 特约记者 魏堃 图/秦超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