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千年梦想,圆梦今朝。小康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实现全面小康凝聚着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连日来,本报记者奔赴全省各地,走进社区农村、走近广大群众,记录伟大的时代壮举,聆听人民的幸福之声。即日起,本报开设“同心奔小康”栏目,推出记者发自一线的系列报道,展现三晋儿女在党领导下同心奔小康的生动实践。
门前,垂柳依依。院内,杏花正艳。早饭过后,尚未收拾停当就有游客推门,“6个人,准备点土饭”。
梁培志忙着答应,扭头对着厨房里的老伴嘱咐,提前做点准备。
这天是4月1日,和村民梁培志一样,太行山腹地古村骆驼道,在忙碌中开启平凡的一天。春暖花开,或驱车,或步行,山外的游客让昔日寂静的古村多了生气,也多了热闹。
“放在之前,这些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面对记者,老梁笑着说。
藏于深山中的骆驼道村是阳泉市最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与忻州市交界,距离市区120公里,是“中国传统村落”。村里有86户1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7人,是阳泉市的深度贫困村之一。
“俺们村人穷志不穷。”63岁的村民梁贵红说。2015年开始,围绕脱贫攻坚,骆驼道村成立银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合作社带领村民完成了300亩核桃树的“高接换优”,种植了60亩中药材,建成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底,骆驼道村实现整村脱贫。
摘了贫困的帽子,不能停下致富的步子。“第一书记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向导’,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作为阳泉市卫健委派驻村里的第一书记,马文明的想法是,“虽然整村脱贫了,但产业还比较单一,必须为村里找到适宜长远发展的产业,‘多条腿走路’。”
马文明想到了乡村游。
第一次听说村里要发展旅游,把好山好景“卖成钱”,梁培志一脸狐疑:“就这村子,谁来?”
这是2018年的事情。因为面对的是新上任的第一书记马文明,这话最终没说出口。不理解的村民不止梁培志。道理摆在那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不要说到县里,到镇里都费“牛鼻子”劲。
提到当时的想法,梁培志现在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村民的脸上,马文明看出了不解。
骆驼道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曾是晋商驼帮到口外的必经之地,历史上晋商出塞的古商道之一,有诸多北方“茶马古道”的遗存,有牛道岭战役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
古朴的传统民居、曲折的石板街巷、淳朴的民风民情是骆驼道的宝贵财富。“挖掘旅游资源和北方‘茶马古道’文化内涵,围绕古村保护与开发,完善基础设施。我们认为乡村旅游是适宜骆驼道村长远发展的产业。”马文明挨家挨户做工作,村民动了心。
和村干部多方联系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完善停车场和公厕等基础设施,整修特色古院,开发骆驼古道,录制解说视频,参加“太行深处有人家”阳泉乡村旅游创意大赛,马文明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2019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同年,骆驼道村被阳泉市文旅局评为“乡村旅游示范村”,骆驼道村的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村子搭上了“旅游车”,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几间小屋收拾干净,院门口种些时令蔬菜,为游客提供食宿,老梁的农家乐如今办得是风生水起。“前年,农家乐给俺家带来了5000多元的收入。今年开春以来,游客更多了,我家的买卖也越来越好。”梁培志笑着说。
不光是老梁,过去这个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古村,如今成了很多人忘不了的风景,专程来村里投资建民宿的旅游达人罗军就是其中一位。
在罗军眼中,骆驼道村没有都市的喧嚣与烦乱,只有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宛如置身世外桃源。
罗军投资的民宿,建筑风格以及房屋、房间里面的布置要跟原来一样,不破坏现有的建筑,同时能让游客享受到酒店式的服务。“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具有独特地理条件的骆驼道村也接待了很多慕名而来摄影、绘画、采风、访古的游客。古朴的村貌和淳朴的民风以及怡然的生活状态,是一缕真正看得见的乡愁。”
民宿投资落地,游客纷至沓来,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在县城打工的梁建新也选择了回村发展。在他的心中,“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乡,创造财富,这就是小康”。
如今,骆驼道村的村民借旅游发展东风办起了农家乐,经营农副产品销售、发展特色种植养殖,2019年至今,村里共吸引游客近万人,村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去年国庆假期,来村的游客有5000多人次,旅游收入翻番,农家乐的经营收入和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占大部分。”马文明说,“这是村里旅游产业的良好开端。未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收入会稳步增加。”
因残致贫,村民梁贵红一度失去生活的希望。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这两年他既开办了农家乐,又是养蜂人。谈起近年来自己家光景的巨大转变,他十分感慨,“现在光养蜂一项每年就有20000元收入,还有农家乐收入、光伏发电的分红,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光景好得很啊!”
千年古村,曾经是晋商到口外的必经之地,驼铃声声,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岁月更替,而今,在游人脚步声中,开启古村新生活。走在村里的石板小路上,不时有路过的村民,拉家长里短,叙柴米油盐,经过两年多时间,对马文明来说,骆驼道已然成了自己的家。
他告诉记者,骆驼道村之长,在历史,在建筑,在风景;之短,在交通、在位置。“抓住旅游公路建设的机遇,抓住村子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机遇,下一步,将继续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让老百姓在青山绿水间唱响小康生活。靠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千年骆驼道一定能迈上发展的快车道。”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