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专题 > 2025新春走基层

依路而兴“运输村”驶上“快车道”

依路而兴“运输村”驶上“快车道”

——武乡县大有乡长乐村因地制宜发展运输业促民增收

□本报特约记者赵海鹏

“今、明两天时间,我们将集中精力完成村内彩灯装饰悬挂,确保小年夜全部点亮。”1月19日,见到武乡县大有乡长乐村党支部书记王晨时,他正带领村民在大街上悬挂灯饰,“大家都辛苦一年了,平日里都在忙着跑运输,过年了我们一定要把氛围搞起来,一起欢度佳节。”

严寒冬日,走进长乐村,“春风十里,不如武乡有你”“等风来,不如去追风,去有风地方撒野”……一句句立体标语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伴着宽敞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院落勾勒出了一幅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长乐村以前是个落后村,山多地少资源匮乏,缺人少钱基础薄弱。要发展,长乐村靠什么?交通!348省道穿村而过,距太长高速路口不足20公里。去年年底,全线贯通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将武乡段最大的驿站建在长乐村。依托便利交通,长乐人跑起了运输,从三轮车到农运车、轻便型运输车,再到装载50吨的半挂货车,截至去年年底,全村已有30多辆大型货车,三轮车、小型货车比比皆是,总吨位超过2000吨,长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运输村”。

“年前这是最后一单了,所有车辆今天跑完全部休息。”长乐村村民赵志兴边说边清理自家大院,安装着彩色灯带。

今年41岁的赵志兴已有20年的跑运输经历,如今赵志兴拥有9辆半挂车。从一开始自己跑,到现在拥有了自己的车队,赵志兴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盖起了新房,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年收益在50万元左右。”幸福的笑容溢满了赵志兴的脸庞。

“每天忙着跑车,还真没有注意到村里发生了这么大变化。”站在长乐驿站旁的村民王宏伟说,“趁春节休息,咱也享受一下生活。”

“目前经营运输车的有20多户,‘运输村’名号是越叫越响。”有了经济基础的长乐村开始围绕生态、清洁、宜居、幸福持续进行乡村建设,村民积极投身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王晨说,“如今村容村貌变化可大了,太阳能路灯实现了全覆盖,户厕全部进行了改造,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驿站的建设和房车宿营地的落户让长乐村成了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的一颗明珠。”

“去年我们种下了150多亩梅杏,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王晨介绍,围绕150多亩梅杏园,长乐村将打造集休闲、采摘、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走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长乐村不仅打造了“步步是风景”的乡村生态,更让村民自豪的是“处处见文明”的新风气。道路旁,一个个文明礼仪的宣传标语就像一个个指路牌,引领村民知礼明德,村头巷尾的宣传栏张贴着好婆媳、好邻里的家风故事,也掀起了比学赶超、争做文明家庭的热潮。

提起村庄发展的“密码”,王晨把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归功于坚持党支部以党建为抓手,推行“村干部包片、党员包联农户”,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如今,村庄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赢得群众支持和称赞。

从穷到富,从富到美。路,不仅诉说着交通的变迁,更承载着长乐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方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幅业兴人和、景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伴随着公路的延伸正徐徐展开,长乐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网络中国节·春节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
  • “晋”彩纷呈的这一年
  • 第十九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