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专题 > 2025新春走基层

王家峪村,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本报记者张振龙 田彦君 皇甫艳斌  实习生 郝思毓 徐玉珍

王家峪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2025年元旦刚过,一篇题为《回太行》的文章引起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关注。

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太行老区基层宣传干部,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拍摄大量老革命家重返太行的珍贵照片以及讲述了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文章的作者,就是这位宣传干部的儿子,他们以这样的方式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文章是元月2日发出的,由于他们正在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作准备,所以我们在公众号上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转发。”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讲解员蒯肖楠对记者说。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5月,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于是,王家峪村迎来了一次“回太行”热。许多开国将帅回到太行山上他们战斗过的地方,同时也吸引了全国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王家峪村里的又一次“回太行”热发生在改革开放后,许多将帅及其子女相继回到太行老区参观访问,访问高潮出现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落成的1988年。那时八路军总部及机关单位旧址都相继对游客开放,八路军在武乡的许多故事也被大量发掘出来。

2024年10月18日,王家峪村又迎来一个“光荣时刻”。这一天,山西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开通仪式在王家峪村举行。它也成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名气最大的村庄。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为迎接王家峪村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回太行”,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进行了一次“预热”。元旦前夕,纪念馆举办了一次以《八路军总部在山西》为主题的展览,通过26个版面、百余幅照片,集中展出八路军改编之后,东渡黄河转战山西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而使游客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八路军总部的历史文化。为期一周的展览,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3000余人参观和访问。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也是王家峪村2025年要做的一篇大文章。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王家峪村的责任和本分。”王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文说,“目前村里已建设了八路军大食堂、老式榨油坊、游客集散中心、主题客栈、生态文化园、军旅生活园,对‘红星杨’广场,完成了入口景观路及两侧风貌的提升改造。”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依托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王家峪村开发了手工制作的粗布千层底儿布鞋、棉布老虎、八路军娃娃、“红星杨”挂坠,以及各色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村里还开办了11家农家乐,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盘子大起来了。

2025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的王家峪村,大有可为。

·记者手记·

新春之际,走进王家峪村,一块块鲜亮的文化墙、一件件朴素的革命物件,充满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气息。在八路军总部旧址旁边,小孩子坐在大人怀里,聆听着革命故事,老人们身板硬朗,微笑着欢迎前来旅游的客人。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通,给这个红色村庄注入了新活力。它不仅方便了通行,也激发了村民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思维。依托红色文化,王家峪村将其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太行风俗民情。

采访中,村党支部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王家峪村民正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从而对这个红色村庄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王家峪村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村民们也将在这条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专题
  • 潞安化工集团
  • 网络中国节·春节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
  • “晋”彩纷呈的这一年
  • 第十九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