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始终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不断加快科技强省建设。2023年,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规划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持续提升,走出了创新发展的崭新路径。
打造转化高地 助推四链融合
打造科技创新关键引擎,增添转型发展强劲动能,岁末年初,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揭牌。建设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助力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新年伊始,作为晋创谷先行区的“晋创谷·太原”已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这里将聚焦先进制造、能源与新能源、半导体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打造成为我省创新企业“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四链融合“助推器”。
目前,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5所高校院所68个科研团队和初创企业入驻,园区配备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全方位服务体系,为科创团队和企业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
在“晋创谷·太原”的山西中北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科研人员正在对一款升空图像测量装置进行设计调试,未来这款由企业完成自主研发的设备将搭载在卫星上进入太空获取周边环境图像,并将信息进行传输处理,为我国的地外探测、航天发展提供助力。企业研发主管亓岳岩介绍说,“别看它小,实际上科技含量非常高,研发难度也很大,以前该装置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现在我们通过技术积累已经实现突破,完全国产,为国家的航天发展提供了太原解决方案。”
山西中北测控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山西省新型工业总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去年12月18日刚刚注册成立,是“晋创谷·太原”首家注册、首批入驻的前沿科技初创企业,公司研发生产的传感仪器广泛服务于我国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领域。作为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企业,中北测控之所以选择入驻正是看中了这里优厚的政策帮扶力度。同样被这里优惠政策吸引而来的还有一支来自中北大学的智能感知与测控装备的创新团队——山西中北星移传动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总经理郭彦青说,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定位高,入驻门槛高,能够顺利入驻,本身就是对企业实力的认可,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和更多的创新企业有良好的互动,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将采取示范先行、总结经验、全省推开的建设模式,依托太原市先行建设起步区、先行区,运营成熟后在全省逐步推开,选择基础条件好、创新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复制推广,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统一纳入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最终形成全省域“谷区”。
聚焦科研平台 构筑创新矩阵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这一年,我省按照“先立后破、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分批推进”的原则,采取“国家平台引领示范、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广泛领域打造标杆、区域协同厅市共建”的思路,通过充实、调整、整合、撤销、新建的“五个一批”方式推进优化重组。省重点实验室每个细分领域只建设一家,遴选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科技“特长生”,杜绝同一或相近领域重复建设。首先对优化重组后的省重点实验室给予批准立项建设,树立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标杆示范,然后撤销重组前的原省重点实验室,实现先立后破、新旧衔接。这一年,我省批准重组新建2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厅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共同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重组后的省重点实验室使命定位进一步清晰,研究方向更加聚焦,研究特色更加突出,建设条件大幅提高,结构人员更加优化。循环流化床高效清洁燃烧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马素霞教授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压舱石,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重新组建的省重点实验室由太原理工大学牵头组建,依托单位聚集了燃煤发电产业链上游的锅炉研发企业、中游的发电企业、下游的电力运行企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结合,将大大加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本次优化重组后,能源领域省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25家,覆盖了矿产资源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氢能、可再生能源、储能、智能电网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主要方向,在氢能高效储制氢技术、核能技术、战略性矿产资源等新兴领域和紧缺方向新布局建设7家,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效储制氢技术与应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郭丽研究员说:“氢能逐渐成为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新赛道,科技创新尤其关键,实验室将围绕氢能产业链堵点难点问题,开展低成本制氢技术、固态储能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研究,填补我省氢能领域重点实验室的空白,将有效推进氢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未来产业,而未来产业的培育需要前沿科技作为支撑。”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处处长肖育雷认为,省重点实验室的重组,重在体系的重构、基础科研力量的重组和布局优化,着力解决推动基础科学向前沿技术转化的机制设计问题,亦解决新体制下同一领域关键科研力量如何整合集成发力问题。重组后的实验室将发挥建制化、体系化和集成化的优势,开展使命导向的基础研究,产出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研究成果。
激活“创新细胞” 积蓄发展势能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转型目标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全省科技部门在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全面启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山西战区”决策机制,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坚战,强化基础研究,开展科技支撑“两个基本实现”专项行动。
现代化标准厂房鳞次栉比,机器轰鸣不绝,工人忙而有序……走进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园,处处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脉搏。在山西中兴诺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各类机械设备开足马力运行,制模车间的工人正用石蜡压制各种形态复杂的模型。该公司引进世界先进的硅溶胶熔模铸造工艺,产品表面光洁度和内在质量得到了保证,内在的缩收缩孔、夹渣夹砂这些缺陷基本被排除在外,产品优良率大大提升。随着产学研协同不断强化,创新黏合作用不断增强,更多的创新主体在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链条”上找准自身定位,不断取得突破。
着眼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立足校地双方优势,我省以高校科研平台延伸、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智库合作等基地建设为合作切口,夯实省校合作支点。各地政府通过调研形成“企业需求清单”,面向全国高校“发榜”,鼓励高校及其人才团队积极参与山西科技重大项目揭榜招标。同时,对照各高校优势学科,逐一分析研判、筛选,积极对接交流与当地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的学校,实现优势互补。在太原,市财政支持1.14亿元,推出太钢集团、山西电机等7家企业8个重大科技核心技术“揭榜挂帅”项目,最终由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3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成功揭榜,目前,已引进培养438名科研人员,带动企业投入研发4.92亿元,共同攻克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2023年,我省科技计划项目年度支持资金总额和项目数量均实现新的增长,特别是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四个面向”,同步推进产业转型、数字转型,以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电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五个一体化”为主攻方向,按照“跟着走”“抢着走”“领着走”分类推进科技创新,在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能源革命、新型储能等领域,系统谋划一批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用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立项管理机制,有效推动煤炭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余家,2022年规模以上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金额为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收政策持续发力,有效激励了企业扩大研发投入。
新的征程,新的出发。全省科技工作者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中当好“开路先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做好“助推引擎”。
山西日报记者沈佳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