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黄河流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布局的主要区域,也是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战场。我省把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重大历史使命和重要政治任务推动落实,从黄河流域系统性和生态整体性出发,坚持“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印发并实施了一系列行动方案,推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8月2日,记者在河曲县田巨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沟域治理工程现场看到,绿色掩映间,一排排集中式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蓝色的发电板吸收着太阳光,源源不断变为清洁的能源。从附近种猪场下班的田巨峁村村民石会民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就是一道荒沟,有5000多米长,基本没什么人来。”如今,该地通过生态治理,增加了区域整体植被覆盖,区域绿化率和整体绿化效果大幅提升,原来的荒沟荒坡也变为可利用土地,当地又引进建设了种猪场和30兆瓦集中地面光伏发电场,年实现经济效益4500万元。 河曲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交错的梁峁、纵横的沟壑,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近年来,该县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广袤的丘陵沟壑区实施整沟治理,将曾经的不毛大山染绿。随着持续绿化与生态治理不断推进,昔日的荒沟荒坡变为绿色景观带,变成了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区域实现了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去年年底,河曲县上榆泉煤矿田巨峁区域生态治理项目成功入选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20个示范工程,成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的一大亮点。 曾经,黄河吹沙走浪几千里,带来了滚滚波涛,也掀起了浊浪翻天,如今,生态修复治理大大改善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让古老的黄河流域重披温柔的绿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决策部署,我省出台了《山西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立足山西实际,从水土保持、污染治理、防洪能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设置了16项目标指标,研究提出到2025年的总体目标,并科学分解到各年度,确保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各项任务可量化、能考核;围绕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城镇环境治理设施补短板、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五大行动,提出了24项具体举措,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各项任务可操作、能见效;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严格监督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若干保障措施,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各项任务可落地、能实施。 涑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当地有民谣“走千走万,不如咱涑水两岸”,唱的便是这条河。昔日污水横流的涑水河入黄口,如今绿意盎然,碧波在微风吹拂下荡起涟漪。随着永济市涑水河入黄口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全面完工,清澈的河水从湿地流出,汇入了黄河河道。 运城是汾河入黄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该市着眼于彻底解决突出水污染问题,通过项目支撑,持续推动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永济市加大人工湿地建设力度,先后完成总处理能力5万m?d的两期人工湿地,对涑水河上游来水处理达Ⅲ类后排入涑水河。永济市人工湿地位于伍姓湖入湖口,该工程实施后,使涑水河进入伍姓湖的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对涑水河入黄国控张留庄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起到积极作用,净化后的中水还能为伍姓湖提供优质水源补充,进而改善伍姓湖水体水质,修复伍姓湖水生态环境,保障涑水河下游农业用水安全,促进涑水河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该项目施工负责人张敬红告诉记者:“前期经过处理的一级表流,沉淀进入有植物和填料的潜流区,对水质进行净化,再经过潜流湿地治理之后,流入表流湿地,经过沉水植物分解,达到对水质净化的目的。” 到“十三五”末,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3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环境质量逐步向好,优良水体比例提升到66.7%,劣Ⅴ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实现历史性突破。 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赵亮介绍,今年以来,我省把工程治理作为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关键之举,谋划了十大工程280余项子工程,目前,已先期开工118个项目。在水资源方面,依托水网工程建设,结合水源涵养和中水回用,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在水环境方面,深化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系统治理;在水生态方面,实施河道、岸线生态修复治理,打造生态廊道。浍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城镇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牵引性工程正在加紧推进。省生态环境部门将按照工程推进机制,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全程跟进,确保各项工程高质量推进完成。 在加强工程建设,加快补齐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短板的基础上,我省坚持治管并重,向环境监管要成效,确保母亲河水质。全省各级各部门一个断面一个断面“定方案、明措施、抓落实”,通过“查、测、溯、治”,拉网式排查出入河排污口5847个,全部追溯源头、实施分类整治、补齐治污短板,累计投入180亿元,实施各类水污染治理工程1240余项。 赵亮介绍,我省实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日预警、周研判、月通报机制,针对超标断面及时响应,精准应对。坚持“查、测、溯、治、管”思路,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动建立“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体”全链条监管体系。重点针对汛期污染强度高的突出问题,要求各地汛前实施管道清淤,雨期发挥进水调节池调蓄作用,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确保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开展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限期整改突出问题,巩固治理成效。强化生态流量保障,科学优化水资源调配,保障汾河入黄口生态流量。 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黄河流域参与评价的58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48个,占比82.8%,与去年全年平均水平持平;无劣Ⅴ类水质断面,与去年全年平均水平持平。 我省生态环境部门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引领倒逼作用,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要求,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两高”项目分类处置,严禁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临岸一定范围内新建“两高一资”项目及相关产业园区,推动高耗水、高污染企业迁入合规园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发展。 泛舟大河里,渺漫连云霞。哺育华夏的黄河流域正变身为风景秀美的生态画廊,三晋儿女将继续书写更多“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精彩故事。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