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山西新闻

乡村振兴看山西④ | 大同云州区:桑水涌生机 乡村泛笑颜

  • 来源:人民网
  • 发布时间:2023-02-27

编者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山西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三晋大地奏响美丽乡村建设“春之曲”。  

即日起,人民日报社山西分社、人民网山西频道联合山西省委网信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共同推出“乡村振兴看山西”专题报道,讲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时代山西乡村振兴故事。

2月的桑干河畔,春寒料峭,蒲草臻臻。

一连几天,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瓜园村的十几名妇女,来到河边,赶在河面彻底消融前,割下所有的蒲草。

原本野生废弃的蒲草,在瓜园村村民的手里,变废为宝,成了一株株致富草。冬闲时打牌唠嗑、东家串西家的家庭妇女们,改变以往的“猫冬”生活,春天编草绳,夏天摘黄花,秋天忙柳编,冬天做灯笼,一年四季忙不停。

在云州区,经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村民们不仅过上“做饭不烧柴,吃水不用挑,冬天有暖气”的生活,更是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迎来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搬穷窝,开启幸福生活

早晨9点,阳光正暖。西坪镇坊城新村干净整齐的街道上,一群老人正惬意地晒太阳,唠家常。

“欢迎你,王文芳!”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内,打卡机亲切的一声“问好”,村民王文芳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换工装,穿鞋套,戴手套,消杀……一系列操作后,王文芳来到产业园生产线最末端,和工友们一起,整理黄花酱包装箱。

“现在的生活,和以前一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回忆起以前的生活,王文芳用“不好活”来形容,以前家里住的都是窑洞,破破烂烂,过年都懒得收拾;遇上下雨天,路上坑坑洼洼,完全出不了门。在外工作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回家。

王文芳原先居住的大坊城村,三面都是深沟,村民们大都居住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窑洞中。生活条件艰苦,农民收入低,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2016年,云州区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原西坪镇大坊城与西咀两村易地搬迁合并成如今的坊城新村,210户村民陆续搬进了有独立院落的新房子。

“带着简单的生活物品,我们一家搬到了坊城新村。崭新的红漆大门干净得能照见人影,屋内装修得温馨雅致,水电暖一应俱全。”喜迁新居时的场景,王文芳历历在目。

在建设集中搬迁区的过程中,云州区在建设中坚持绿化、硬化、亮化同步实施,为村民们打造全新的生活环境。室内通上下水,独立卫生间;整村实施了煤改天然气工程,洗澡、做饭、供暖全部用上了天然气。

大同市云州区坊城新村。王中勋摄

现在的坊城新村,一排排独立小院白墙飞檐、整齐划一,一条条干净齐整的水泥路连通村庄每个角落,村里还配套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扶贫车间、电商服务站等群众活动和公共服务设施。

到2018年,云州区共完成13498人的易地搬迁工作,其中脱贫户12431人,同步搬迁群众1067人,涉及65个安置点,整体搬迁18个村。

“我家的小院里,种上了白菜、豆角、黄瓜、西红柿等新鲜蔬菜,还种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谈到现在的新生活,王文芳两眼有了光,现在我们啥也不缺,生活有保障,和市里人的生活一样一样的!

学技能,村民增收有底气

位于西坪镇瓜园村委会院内的草编扶贫车间内,一捆捆编好的草绳,垛了满满一屋子;院子里,整整齐齐地晾晒着村民们采回来的蒲草。

一根根生长在桑干河两岸里的蒲草,伴随着拧绳机的飞转变成了一根根草绳。

60岁的王秀萍,原是瓜园村妇联主任。“搬进新房子,不种地了,妇女们去干啥?”这个问题,王秀萍一直在琢磨着。

“我平时喜欢在网上学习,了解到大同本地没有做灯笼的厂家,就和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商量,借助园沃黄花专业合作社,2019年引入了大红灯笼加工项目。”王秀萍说。

每年一进入腊月,妇女们就忙了起来。打架子,套灯笼套,划金线……“大家你追我赶,忙得都顾不上说话。最多的一天能赚120元,最少的也能赚90元,前前后后要忙40多天。”

刚刚过去的春节,近2万盏红灯笼从瓜园村运往全省各地。

在红灯笼加工厂隔壁,柳条编织的桌椅板凳、小篓小筐、坐垫鞋帽等,整齐陈列在置物架上。

过年做完灯笼,夏天摘完黄花,瓜园村的妇女们又有了新活计——编柳条。一双双巧手“飞舞”间,柳条变身为款式多样、造型各异的工艺品。

大同市云州区盛产的黄花。王中勋摄

草编车间、对联制造厂、红灯笼加工厂、黄花加工厂等为瓜园村村民提供了除土地劳作外的其他工作选择,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2022年,合作社年实现黄花收入350万元,巧娘手工编织、灯笼产品、草绳产品、销售收入70万元,全村人均增收7000元。”峰峪乡党委副书记、兼瓜园村党支部书记李成介绍说。

搬出来仅仅是第一步,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致富才是目的。

云州区以黄花产业为依托,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50个乡村集体合作社土地流转和日常管理上,8700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搬迁户实现了人头一亩黄花;对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有1400多名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增收,成立扶贫车间18个,解决了903人的就业。

创颐养,“两无”暮年有保障

2月23日,中午11点30分,峰峪乡小王村村民周桂英,一手拎着饭桶,一手拎着一包衣服,来到王守成家里。

打开饭桶,将饭菜盛出;打开包袱,把周一收走洗干净的衣服一一放进柜子里。

“今天的午饭是米饭,烩菜,赶紧趁热吃啊。”飘香的饭菜、亲近的话语,让王守成家中顿时热乎了起来,也成为一种最温暖的存在。

嘱咐完,周桂英又向其他服务对象家里走去。按照安排,周桂英每天要给村里5名老人送午饭和晚饭,每周要给他们洗1次衣服,打扫2次卫生。

“开饭喽——”晚上6时,天刚擦黑,瓜园村关爱服务中心内,一股浓郁的饭香从走廊一头传来,厨师肖梅英推着小推车,走向走廊另一头的餐厅。餐厅内,4张圆形餐桌收拾得干净整洁;餐厅墙上,一份菜单详细列出了了早、午、晚三餐的餐品。老人们说说笑笑地走进餐厅。

凉拌萝卜丝、炝拌腐竹、猪肉饺子、蒸馒头、小米稀饭……荤素搭配,软硬适中的饭菜,一一摆上餐桌。老人们分坐在2张桌子前,吃得津津有味。

大同市云州区邢庄村颐养之家。云州区乡村振兴局供图

“荤素搭配,自己可做不成这个样子,在这里吃得饱吃得好。”70岁的苟润花笑眯眯地又盛了一碗稀饭。

吃完后,老人们有的在走廊里散步消食,有的走进娱乐室看起了电视。

“中心内,年龄最小的70岁,最大的85岁,目前住了5个房间,10位老人。”肖梅英说。

目之所及可以看到,服务中心内,7间15平方米的卧室内,统一配备的蓝色床单、被罩、枕头叠得整整齐齐,暖水壶、脸盆等配备齐全。走廊一头还分有男浴和女浴,饮水机、洗衣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2019年,入村的一次调研,深深地触动了云州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尚谦的心。“一位80多岁的老人,老伴去世,自己不会做饭,把馒头放在暖水瓶口,热气烫烫就配着咸菜吃了。”

“对于农村的老年人而言,每月有低保金、养老金、土地流转费等,加起来有1000多元。”尚谦意味深长地说,但对于他们而言,钱并不是万能的。

在广大农村,就医难、吃饭难、洗澡洗衣难、取暖难、心理难、办事难,是摆在老年人面前的“六难”问题。

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云州区开始探索在农村建立公益性老年人兜底保障供养机制,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有别于商业化、市场化的普惠性养老服务。

“峰峪乡小王村在册人口890人,在村居住232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到65%,是典型的老龄村”,峰峪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孙继军说。

因此,云州区颐养工程从小王村起源。根据农村老龄化程度、区乡村三级财力、老年人支付能力、子女赡养能力等实际情况,云州区因地制宜开展养老关爱服务。

“服务对象针对60周岁及以上的无生活自理能力且子女无法照料或无赡养能力的特困人员、低保户、防止返贫监测户等,以及7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等。”尚谦介绍。

目前,云州区已形成集中关爱型,分散服务型,日间照料型,邻里互助型,社会参与型和委托服务型六种颐养工程模式。

老人不用出门,服务进到家门,是小王村的分散服务型模式。村里成立了志愿者养老服务队,并设置5个公益岗位,对60周岁以上留守老人登记建档,每名服务人员结对联系3至4名留守失能老人,负责全村18户22位“两无”老人的服务,并签订服务合同。每位老年人每月收取210元成本费用,不足部分由村集体补助。

瓜园新村集中关爱服务中心,探索的是集中关爱型模式。李成介绍说,2021年9月,瓜园村把村委会闲置房屋改造成一个小型的“养老院”,全村10余位老人集中搬迁到“养老院”居住生活。镇卫生院医生会定期来帮老人们测血压、血糖,检查身体和初步诊断。如果有老人突发疾病,关爱服务中心负责送往区级以上医院诊治。

如今,在云州区已经建立起13个关爱服务中心,覆盖全区所有乡镇。

一周七天不重样的饭菜,护工的悉心照料、贴心服务,每逢节假日和生日的庆祝活动,改变着“两无”老人们的生活,无不让老人们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

“到老人们生日的时候,按照我们当地习俗要吃糕,我们一起给他们唱生日歌、吹蜡烛、吃蛋糕,那个场面别提有多感人了。”肖梅英说。

昔日桑干河畔的一个个小山村,如今变了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一个个忙而无暇的身影、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一个个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故事,串联成一幅奔小康的美好图景。

(来源:人民网)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山西:线上平台带来的采购变革
  2. 90%回收利用 报废车拆出新前景
  3. 凝聚改革共识 勇担时代使命
  4. 我省各地立足特色优势 做强做大“特优”养殖产业
  5. 文物里的国潮 | 孙悟空面塑作品亮相山西太原
  6.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我省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让数据活起来 用起来
  7. 阳泉高新区:崛起“数智”产业新高地
  8. “天命人”快来!领取限量通关文牒
  9. 电力护航“月饼之乡”传统手艺蝶变新生
  10. 山西古建 中国审美 世界惊艳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屋檐上的文脉
  •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络中国节·七夕
  • 能源强国·“碳”路先行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