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大同市左云县酸茨河村一个弃置已久的旧院子里,许多人进进出出,时不时还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走进去一看,只见一张巨大的“铁网”正在几位技术人员的操作下不断加长,直到几乎铺满整个房间。
“我们的机器正由工人师傅们进行调试并进行试生产,如果全部设备没问题的话,下一步就准备和周边煤矿企业进行签约。”说话的是酸茨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强。原来,这是该村新建设的左云县宏富工矿物资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正在试生产的就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矿用菱形支护网。
酸茨河村本是一个纯农业村,村集体收入薄弱。“由于我们村附近有几座较大的煤矿,去年通过县里的招商引资,我们以集体房屋折价入股、村干部领办创业的模式,推进了宏富工矿物资有限公司建设,专门生产煤矿井下使用的支护网、经纬网。”王富强介绍。今年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安装好了全部设备并具备了生产能力,力争尽快投产。
2021年以来,左云县委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将之列入党建“书记项目”,通过政策引导、外出学习、观摩评比等,全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由2021年前的31个增加到现在的73个。
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提质,坚持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是关键。小京庄乡大西庄村因为周边的大片土地都种满了柠条,这种植物除了防风固沙以外没有经济价值。该村通过向同样是大面积种植柠条的内蒙古等地学习了相关经验和技术,将柠条和其他农作物混合加工制成饲料,由村集体提供场地并出资购买设备,新建了一座饲料加工厂。“村里本来养殖业就发达,饲料厂建成以后销路也不愁,还能充分利用这3000多亩的柠条地,等到今年正式投产以后,村里的资源算是‘活’了起来。”大西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泽山说道。
除此之外,管家堡乡黑土口村依托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区位优势,通过用自产小麦自酿啤酒打造乡村“啤酒屋”,充分发挥边塞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旅产业链;鹊儿山镇小破堡村利用村集体用地上的一座旧学校的屋顶,安装了200多平方米的80千瓦太阳能光伏板,这也是全县较大的集体光伏。预计今年并网后,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小京庄乡孟家堡村根据村里种植莜麦、胡麻等小杂粮的特点,新建一座小杂粮加工厂,方便村里群众的同时也能为村集体增收;马力寨村以集体荒地出租的方式,扶持建设畜牧养殖园区,村集体年增加荒地出租收入12万元……
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实践中,左云县对于常住人口100人以下的36个“留守村”,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旧房旧院实施光伏兜底工程,在去年投资88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投资800万元实现全覆盖。对于常住人口100人到250人的78个“流失村”,集中建设一批以杂粮加工、生活用具、矿用材料为主的小微企业,在前期建设40家的基础上,今年又新立项38家,预计今年将实现78个村小微企业全覆盖。对于250人以上的人口“聚集村”,将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土地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下大力气扶持一批耕地托管、种养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家政物流、物业、销售等第三产业,多措并举,实现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左云县坚持立足优势,多种路径、多条举措与多项政策谋发展,着眼于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促进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赵志成 李晏玮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