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山西新闻

透过高平古建,触摸中华文明鲜活的脉动

  • 来源:人民日报
  • 发布时间:2024-08-08

雨后山风吹过,送来一阵似有若无的微弱香气,仔细咂摸,像是沉淀经年的老木味道。松柏苍翠环绕间,这座始建于北齐年间的寺庙已屹立千年有余,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更是北宋遗构,雕梁画栋皆散发着岁月的气息。

山西,高平,古称长平、泫氏,传说为炎帝神农氏故里所在,历史悠久。深山间的古寺——开化禅院,山门大敞,迎接四方游人。寺中仅一院便纳集由宋至元、从明到清的珍贵古建筑。

开化寺文保员向游人指点各朝代建筑的造型特征。北宋大雄宝殿经风沐雨千年之久,一招一式,一砖一瓦,仍环环相扣,井井有条,既简洁大方,又精致华美,时间给予了它更多的沉淀。上翘的屋檐、五铺作的斗拱,都与院内明制、清制的精致风格迥然不同。静立于寺院东北角的观音阁,整体上窄下宽,建于金代,同样上窄下宽的立柱被后来的明清营造师继承,用在另一座大殿内,形成风格融合之美。

世人只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绘尽北宋的市井风俗,却不知开化寺大雄宝殿墙面上的经变壁画《清凉图》,更是一幅空前绝后的宋代历史画卷,皇宫贵族、官吏学士、农耕牧渔业、航海业、市井风情等均有体现,可谓是“宋代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高、绘画技法高超的宋代寺观壁画。

沿墙壁行进观画,宋代民居、民服、民生等社会风貌徐徐上演。士农工商、僧尼盗匪各异形象跃然而出。历经千年,石绿、石青、石黄、珠票、银珠、深红、金箔等矿物质传统颜料仍未完全脱落,整个画面金碧辉煌、绚丽多彩。而在三面壁画映衬下,端坐正中的佛像愈发宝相庄严。

开化寺早在2001年便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延长类似壁画这样不可再生文化资源的生命,开化寺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对这幅古壁画进行数字化扫描测量和复原。如今,1:1数字化复原图就陈列在开化寺的其中一座配殿里,方便游客尽情观赏,以此减少对壁画真迹不可逆的损害。通过以传统文保技法与创新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全方位保护寺内古建遗迹。

开化寺只是高平市古建的代表之一。都说“中国古建看山西”,因境内古建筑数量之多、密度之大而被誉为“中国古建博物馆”的高平更称得上是其中翘楚。据统计,这里尚存1574处古迹,其中22处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相当于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处不可移动文物。

高平市境内的古建拥有四个“全国之最”:元代的姬氏民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民居建筑;开化寺的壁画是中国古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壁画;二郎庙金代古戏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戏台;而崇明寺中佛殿中保留着中国现存唯一的断梁结构。

藻井也是高平古建筑中的一绝。坐落在神农镇中庙村的炎帝中庙保存有罕见精美的元代无梁殿,而大殿建筑最为精华的部分就是殿顶的藻井。

无梁殿内的藻井呈八角形状,中间悬挂着垂莲柱,柱子的头部斗拱作五铺,在柱子的底部用方形的素面做基础,用隔扇装饰起来。在垂莲柱上方还有斗拱来承托脊槫,这是元代的垂花构建,仰头望去正如绽开的莲花一般。

岁月更迭,古韵风华。对这座始建于春秋时期的晋东南古城来说,古建是历史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烙印。如今,高平市的古建筑已经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人们爱古建、护古建,“与古建共存”。高平的每处古建遗迹都在探索着适应自身特性的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无论是修旧如旧、不破坏原始风貌的修缮与维护,建立数据库、使用三维成像技术等对古建筑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保存,还是调动群众力量、组建民间志愿团体,加强对古建古迹的日常巡护和问题防范,中华千年文脉都在这些古建的新生中被赋予了不断延伸的动能。

穿行高平,循着星罗棋布的古建遗迹,既能找到历史的来路,更能眺望发展的方向。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山西:线上平台带来的采购变革
  2. 90%回收利用 报废车拆出新前景
  3. 凝聚改革共识 勇担时代使命
  4. 我省各地立足特色优势 做强做大“特优”养殖产业
  5. 文物里的国潮 | 孙悟空面塑作品亮相山西太原
  6.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我省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让数据活起来 用起来
  7. 阳泉高新区:崛起“数智”产业新高地
  8. “天命人”快来!领取限量通关文牒
  9. 电力护航“月饼之乡”传统手艺蝶变新生
  10. 山西古建 中国审美 世界惊艳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屋檐上的文脉
  •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络中国节·七夕
  • 能源强国·“碳”路先行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