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山西新闻

“千万工程”调研行⑩丨山西榆次:产村融合家园美

  •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 发布时间:2024-06-13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广袤的魏榆大地上,沃野田畴尽收眼底,一派生机盎然。

产业连成片、村景焕新颜、新风扑面来……榆次,这座山水环抱的历史名城,古韵生态两相宜。放眼望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诗意。

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晋中市榆次区的美丽嬗变,既是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也是乡村全面振兴落地生根结出的累累硕果。

产村融合,各美其美

走进位于北田镇杜堡村的晋中林果丰种养合作社,一眼望去,连绵不断的核桃林郁郁葱葱。核桃树下,苍绿色的艾草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核桃树下种艾草”,这是林果丰种养合作社多年来探索的林下种植模式。

“核桃为乔本植物,艾草为草本植物,二者可充分利用地上空间。同时,艾草生长周期短,管理好后一年可收割2—3次,林药间作能带来可观收益。”林果丰种养合作社社长程子昂说。

林药间作模式,核桃树下种艾草。

核桃产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离不开林果丰杜堡基地自主选育的优良品种“林核一号”。经过多年攻关,合作社核桃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在晋中市9个县区建了示范园,推广种植核桃6.4万余亩,“小核桃”成为带动晋中丘陵山区发展林果产业的“致富果”。

核桃林蔚然成势,但林果丰的目标远不止于此。2018年,程子昂牵头组建了全国首个“青年农民联合会”,成立“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联盟”,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30余项,带动周边5万余农户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们正大力挖掘开发核桃、艾草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真正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业一条龙。”程子昂说,林果丰还打造了集采摘、研学、文创展示、科普基地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晋中林果丰种养合作社农特产品展示。

新产业串珠成链,新业态各美其美。

在位于北田镇大伽南村的“清清苹果”共享农庄,打造“私人定制”认养模式,让游客实现“蔬果自由”,也让收购价2元一斤的苹果身价大涨;

在位于修文镇中郝村的“三郝农科”,示范推广七彩番茄、沙培三郝瓜、“鱼菜共生”等新品种和新模式,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采摘……

产业先行,产村融合。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榆次区将打造“四个万亩”园区(基地),为广袤乡村注入澎湃动能。

——以清清苹果、三郝农科为龙头,集中连片发展10万亩、20余个品种的种植园、采摘园,形成“四季有果、满城飘香”百果园基地;

——以恒茂农科为龙头,组建蔬菜企业大联盟,建设300亩云仓加工物流园,打造10万亩绿色蔬菜产供销集散地;

——以龙生种业为龙头,做大做强康养源种苗、得天缘种猪等企业,打造万亩本土种质基地;

——以华顿实业为龙头,联动李坊打造万亩有机旱作示范基地,辐射带动8个乡镇、84%的行政村、86%左右的村民,实现产业强镇、兴村、富民。

由表及里,向“美”而行

漫步修文镇西郝村,村落风光优美、道路平坦宽敞、院落干净别致……一步一景,让人心旷神怡。

推门步入一户农家小院,屋舍整齐,66岁的村民候桂英正在打理小菜园。说起西郝村的变化,她马上打开了话匣子:“村内环境翻天覆地,泥土路没有了,老旱厕不见啦。村里硬化了道路,翻修了健身广场,日子越来越舒坦!”

行至村头广场,村里合唱队唱得正欢。每天下午,村民们干完农活,回家放下农具就自发来到这里唱跳,舒缓一天的劳累。

村口,村民魏改梅在水上乐园外支起地摊卖起了泳衣:“自从水上乐园开园,我就做起了景区生意,每天收入都不错。”

污水治理、管线下地、街巷硬化、绿化美化……这几年,西郝村下大力气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庄改头换面,村民幸福满满。

西郝村百米墙绘。

“这得益于村党支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破题乡村治理。”西郝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旺一语道出发展思路。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仅是第一步,西郝村党支部还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巩固村民幸福生活:打响“西郝蜜薯”品牌,打造集特色民宿、非遗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文商旅综合体,让过去“土气十足”的小村庄,抖落满身尘埃,实现华丽转身。

西郝村休闲共享农庄。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修文镇西郝村的发展路径在榆次并非个例。

在郭家堡乡,以整治“六乱”问题为抓手,开展给排水改造升级、老旧道路修缮等新一轮人居环境提质行动;

在张庆乡,全面推行老旧宅院修缮、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环境整治大清洁……

“精品示范村精益求精、提档升级村百花齐放、环境整治村逐步清零”,今年以来,榆次区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抓好“三类村”创建,推动乡村“颜值”焕新。

农旅融合,美美与共

流水潺潺的龙门河、层层叠叠的古窑洞、古朴厚重的老戏台、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在东赵乡的沟梁中,隐逸着一座保存完整的黄土旱塬农耕文明古村落——后沟村,让陶渊明笔下超然的世外桃源景象照进现实。

依托留存千年的古村落资源,2005年,后沟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深挖“乡愁”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走出一条因文化而兴、因旅游而富的乡村振兴路。

“既不能因为保护古村,让村民们一直生活在原始落后的环境里,也不能一味追求现代生活随意加盖,破坏古村原貌。”后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范利军说。

在青瓦白墙、别墅林立的后沟新村,偶遇村民张利宝,说起村子的变化,她一脸幸福:“以前住的是土窑洞,现在是200平方米的别墅,吃水不用挑,做饭不烧火,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穿戴都跟以前不一样啦!”

后沟新村风貌。

后沟古村雕塑。

据介绍,后沟新村于2018年投建,2019年底村民入住,共114套小别墅,配套了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旅酒店等,水电气暖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农耕文明就是发展底蕴,乡愁记忆就是致富机遇。”在范利军看来,随着村居环境的逐步改善,后沟村农旅融合的方向愈加清晰。

在守住古村传统文脉的同时,后沟村大力举办民俗表演、文艺比赛、技艺展示、农耕体验等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回古村入住,进行制作、展示、体验,保留、传承民俗文化。依托后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黄土农耕文明优势,高质量打造文旅研学写生基地,实现了从“单一种植业”到“农旅融合”的精彩蝶变。

如今的后沟村,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193户村民通过景区分红、场地租赁、旅游服务等,人均收入逐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节节攀高。

居住在别墅里、耕作在田园上、活动在景区中、熏陶在民俗下,后沟古村已成为人们寄托乡愁的栖所。

而这样的村子,在榆次区并不少见。

在乌金山镇小西沟村,过去的废旧矿区,经过开发变身为集非遗文创、中医康养、亲子旅游、户外拓展等多元素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文旅示范小镇;

在乌金山镇后沟村,过去靠天吃饭的村子,打造起以乡村旅游引领的田园综合体和以康养引领的共享养老社区,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和美乡村,美美与共。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榆次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一条农旅融合的发展路。这条路上,既有田园风光外在美,也有幸福生活内在美;既留住乡风乡韵乡愁,也让广大农民群众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实现了由表及里、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乡村大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山西:线上平台带来的采购变革
  2. 90%回收利用 报废车拆出新前景
  3. 凝聚改革共识 勇担时代使命
  4. 我省各地立足特色优势 做强做大“特优”养殖产业
  5. 文物里的国潮 | 孙悟空面塑作品亮相山西太原
  6.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我省积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让数据活起来 用起来
  7. 阳泉高新区:崛起“数智”产业新高地
  8. “天命人”快来!领取限量通关文牒
  9. 电力护航“月饼之乡”传统手艺蝶变新生
  10. 山西古建 中国审美 世界惊艳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屋檐上的文脉
  •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络中国节·七夕
  • 能源强国·“碳”路先行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