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山西新闻

一泓清水载龙舟

  • 来源:新华社
  • 发布时间:2024-06-11

新华社太原6月9日电(记者刘扬涛、王菲菲)一声哨响,打破了汾河上的平静。“一二一二”的号子与“加油加油”的呐喊齐飞,惊起远处一群水鸟。

9日上午,2024太原汾河龙舟公开赛在太原市水上运动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4支队伍的380多名选手奋楫水上,一时间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59岁的郑国玲站在船头,半俯着身,鼓槌一下一下狠狠地砸在鼓面上。伴着有力的鼓点,队员们更加奋力地划动船桨,向终点疾驰而去。

 

  郑国玲(左一)和太原市冬泳协会龙舟队队员们在太原市水上运动中心训练(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郑国玲所在的队伍是太原市冬泳协会龙舟队。记者见到她时,她刚刚参加完一场比赛,嗓子已经喊哑,不过话语中仍饱含热情。“很高兴太原能有这样的龙舟盛会。”

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龙城”太原,自古与水结缘。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如一条玉带从太原穿城而过,千百年来流淌不息。然而这条太原人心中的母亲河,曾因流域内过度开发,生态遭受破坏,一度陷入“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窘境。

2017年以来,山西省按照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总要求,展开了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治理汾河的新篇章,使汾河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6月9日,在2024太原汾河龙舟公开赛上,参赛队伍冲过终点。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作为北方内陆城市,太原过去并没有划龙舟的传统。随着近年来汾河水域的治理和太原水上运动中心的修建,这项运动才逐渐兴起。“刚开始办龙舟赛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划,大众组比赛里撞船、翻船的不少,但我们都玩得很开心。”郑国玲笑着说。

 

  郑国玲(右五)和太原市冬泳协会龙舟队队员们在太原市水上运动中心合影(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郑国玲加入太原市冬泳协会已经有十多年了。“开始是因为我患有哮喘,有人说冬泳对我有好处。后来游的时间长了,病也好了,自己也爱上了这项运动。”她说,“现在我每天早上要游四十分钟,一年四季几乎不间断。”

对于这些年汾河环境的变化,郑国玲深有体会。“冬泳爱好者对水质很敏感,感觉上差于三类的水质就不下水了。”她说,过去他们只能到汾河上游去游,那里水质稍好,但随着汾河太原城区段水质的改善,他们游泳的范围也逐渐向下游拓展。

 

  郑国玲(左一)在比赛中(6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受益于汾河环境改善的不仅是郑国玲。汾河有九条支流环绕太原,过去“九河”每条都是“臭水沟”,百姓避之不及。经过治理,如今每条河都变成了一座公园,成了周围居民健身休闲的游憩之所。汾河公园每天更是热闹非凡,行走两岸,可见划船者、游泳者、跑步者、骑行者、踢球者、舞蹈者,各得其乐。

城因水而充满灵气,人因水而富有活力。

太原汾河龙舟赛期间,距离赛场不远处是水上运动项目体验区,市民排着队划龙舟、驾帆船、坐水上飞行器,热闹程度甚至超过了比赛现场。岸边步道旁,摆放着赛艇、皮划艇、龙舟、帆船、摩托艇等体育器材,不少体育品牌参展商在此展示产品。而在晋祠博物馆、双塔博物馆等太原经典景区里,最近几天出现了不少参加龙舟赛的外地选手和工作人员,他们凭借赛事相关证件可以免费游览这些景点。

 

  游客在太原市水上运动中心体验水上飞行项目(6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龙舟赛是一个平台,它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发展运动产业等功能。而承载着龙舟赛的汾河是一种生活,它承载着百姓对好日子的向往与追求。

(来源:新华社)

[编辑:赵孝蕾]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1. 看生态、看人文、看产业,山西这三县!!!
  2. [攻坚三北]山西右玉 昔日第一期防护林 现如今状况如何
  3. 太原发现一座唐代壁画墓
  4. 山西核桃首次出口蒙古国 货值4780美元
  5. [攻坚三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晋陕大峡谷 山西偏关 坡陡土浅石硬 种树要先垒平台挖树坑
  6. 山西有看头 |《非遗民俗篇》之太原西华门舞狮
  7. 见到了活的显眼包!——山西博物院
  8. 了不起的山西古建
  9. “矿坑”200米:生命不息挖煤不止的威猛“机器侠”
  10. 了不起的山西古建丨一觉醒来,我居然和梁思成林徽因组队了
专题
  • 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 党纪学习教育
  • 中国式现代化的气象万千
  • 文化中国行
  • 中部崛起 ‘晋‘在眼前
  • 2024年网络中国节·清明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