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业务热线:0355—2024581 免费发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页 长治新闻 县区新闻 山西新闻  
 
 
 
首页 > 新闻 > 长治故事

申树凤:传递党的声音 讲好长治故事

本报记者 马慧荣

7月16日早上7时,收拾妥当后,66岁的申树凤走出家门,去平顺县石城中学参加一场劳模精神报告会。

“当时的西沟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十年九旱,这让申纪兰奶奶产生了一个想法——要让石头山绿起来。”台上,申树凤给孩子们讲述着申纪兰的故事,动情之处,声情并茂。满头银发的他站得笔直,胸前的党员徽章分外耀眼。

申树凤曾是平顺县公安战线的一名民警, 2017年5月退休后,受聘担任市老干部宣讲团团长、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团长。听过申树凤宣讲的人,总结了他讲课的三个特点:一是“站着讲”,敬仰劳模,尊重听众;二是“不挑剔”,无论学校教室、乡村饭场,他都能侃侃而谈,引人入胜;三是“接地气”, 讲身边人,说家乡话,感觉榜样就在身边。听过他宣讲的人都说讲得有味儿、听得带劲儿。

申树凤患有冠心病,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宣讲。申树凤精心挑选内容,反复修改课件,打造出十多门“有讲稿、有课件、有视频”的精品课程。党政机关、中小学校、培训中心,处处能看到申树凤宣讲的身影。几年来,他宣讲达100多场次,发放宣讲材料3000多份,听众超过10万人次。

热爱文学的申树凤同时也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

受平顺县政协委托,申树凤担任长篇纪实文学《红旗渠源头的故事》的主编。写红旗渠源头的故事,最困难的是查找资料。为获得鲜活真实的历史资料,申树凤多次到林州、郑州档案馆查找,并在红旗渠沿线采访老房东、老民工和老住户,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采访了150多位当事人,行程两万多公里,整理笔记200余万字。就这样,当30多万字的《红旗渠源头的故事》正式出版发行时,红旗渠精神也在申树凤心里扎根。

走进平顺县石城镇白杨坡村的太行乡村记忆馆,一件件古朴的农耕器具,让游客们不禁驻足观看,静静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作为太行乡村记忆馆的“名誉馆长”,从拟定布展大纲到撰写解说词,申树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多次到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挖掘白杨坡“家底”,寻找老照片、老物件,采用歌谣、顺口溜等群众朗朗上口的语言,编写出5万多字的解说词。

2018年6月,太行乡村记忆馆正式开馆,每天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白杨坡村乡村旅游的最大亮点。此后的6年间,申树凤经常在这里义务讲解,乐此不疲,如同记忆馆里的一棵“常青树”, 散发着蓬勃生机。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对于申老来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有生之年,我要把太行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宋卓清]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48小时  热点新闻
  • 【央视快评】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
  • 创意长图|少年强则中国强,总书记这样寄语
  • 在山西,为什么总要仰起头?
  • 立德树人|研学火热,少年们在行走中升腾爱
  • 扎根基层沃土 山西高校为乡村振兴“赋
  • 高平铁佛寺限时开放!来山西看《黑神话:悟
  • “碳”路先行丨能源山西
  • 立德树人|“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
  • 中共山西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举行
  • 汛期出行,这些避险指南请收好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屋檐上的文脉
  •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网络中国节·七夕
  • 能源强国·“碳”路先行
  •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
    长治日报社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晋新网 14103011号 晋ICP备10005172号 晋公网安备140402020000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