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记者 张瑞英
从武乡县县城出发,沿当地红色旅游专线向东南方向行驶20多公里,监漳镇监漳村便跃然眼前。“随着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不仅文物古建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方便游客进村的道路也在硬化拓宽。”村党支部书记暴明明指着村中正在施工的道路向记者介绍。
沐浴在夏日的阳光下,这座极具古典气息的小村落,宁静而充满生机,全国十大名观之一——会仙观便坐落于此。相传武乡县东贾村贾志韬在这里与吕洞宾等众仙相会,故而得名“会仙观”。会仙观坐北面南,现存建筑围合成二进院落,总占地面积2863平方米,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戏楼、关帝殿、玉皇殿和三清殿,是一组保存较为完整的道教建筑群。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监漳人,听着会仙观的传说长大,目睹了会仙观的变化。”村民暴岳红在会仙观做文保员已经十余年,提及会仙观带给村子的改变,他打开了话匣子,“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学堂就设在这里,培养了一批批学生。直到2001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才迁走。但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对这里的文化历史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会仙观历经金(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古建筑风格特色。”据会仙观负责人赵云波介绍,会仙观整体布局比较完整,遗存包含金、元、明、清代建筑,研究价值较高。三清殿大体上还保持着金代时期的建筑形式,其建筑结构独特、构架合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中指出,我们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监漳镇宣传委员郝涌涛介绍,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不仅在村中聘请了三位文保员,每天在观内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卫生清扫。而且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古建爱好者时,积极宣传当地历史文化传说及民俗,不断挖掘、搜集、整理会仙观相关资料。
“过去会仙观周边环境杂乱,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古建,村中不断修建完善道观周边环境,同时提升了监漳村整体村居环境。”提及会仙观给村子带来的变化,暴明明不禁感慨,“如今随着游客增多,当地土特产畅销,村民收入节节攀升。不久,村中旅游道路也即将修通,相信随着武乡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我们一定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武乡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杜煜表示,“武乡县有7处国保单位,未来要不断激活文物资源,深入挖掘古建文化内涵,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助力。”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宋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