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梁家秀报道:10月17日,我市观音堂数字化保护项目开工仪式在观音堂举行。
观音堂是明代悬塑的集大成之作,殿内珍藏彩塑500余尊,是国内唯一现存最为完好的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明代悬塑,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被誉为“明代悬塑珍品、上党文化瑰宝”。观音堂数字化保护项目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珍贵的文物转化为数字数据,实现文物的永久保存和数字化展示利用,从而更好地传播展示观音堂文物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内涵。
文物数字化保护是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物传承和活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为加强观音堂文物本体及彩塑保护,在此次观音堂数字化保护项目中,我市与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团队合作,将从建筑环境、建筑群场地、塑像、壁画、彩绘等不同角度展开,通过文字、图版、点云、草图、拓样等信息采集成果,综合解决观音堂的研究和保护问题,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古建筑科学调查工作模式,为观音堂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历史文脉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