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四,年味渐浓,中德集团生产车间内依旧火热,生产流水线井然运转,工人们紧张忙碌。
省“两会”结束后,省政协委员、中德集团董事长程田青回到长治第一天,第一时间扎进车间厂房,将省“两会”精神带到了生产一线。“林武书记在参加长治代表团审议时对长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三点希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特别是提出‘争做标杆,高标准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为长治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也为我们本土企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程田青说:“传统产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突破,必须利用好自身优势,强化专业特色,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发展新优势。对于中德来说,就是要继续保持建材产品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让传统优势变为转型胜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依托优势,锻造胜势。新的一年,中德集团火热与激情交织的忙碌,加速着冬雪的消融,更酝酿着新的生机。
中德智达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焊接车间里,一批批铝镁型材依次进行挤压、机加工、熔化焊、搅拌摩擦焊等工序后,加工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经过终检,装配入库或装车。在这里,CMT机器人焊接设备、搅拌摩擦焊、龙门加工中心等高端焊接设备开足马力,打造出车间智能化生产“阵地”;在这里,来自吉利汽车、国轩高科等大牌汽车厂商的订单源源不断,供不应求。
车间外,大型货车来来往往,一车车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运往太原、南京、盐城等地。焊接车间生产主管孙国杰说:“新年伊始,已经签订了2个亿的电池壳体订单,眼下的订单已排到了春节后,为了赶进度,春节前,大家加班加点生产,全力完成生产任务。”
订单饱满,产销两旺,目之所及,这家老牌本土企业迸发出新的市场竞争力,冲击眼球,令人惊叹。而这样的喜人形势,源自企业对传统发展优势“再造重生”的前瞻性产业布局。
作为一家老牌建材生产企业,中德集团在国内外市场有着不俗成绩,在新材料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成果。自2014年开始,中德一方面着力提高塑钢型材、塑料管材、铝型材等原有产品科技含量、挖潜增效;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产业转型路径,依托多年积累的铝镁合金技术,觅得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双方携手研发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成立山西中德智达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上马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项目。目前,项目已实现稳定批量生产,达到年产5万套规模。凭借技术优势,公司产品深得市场认可,先后与北汽股份、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等达成深度合作。
“中德智达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项目是集团转型核心产业,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双碳双控’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该项目发展空间极大。”中德智达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常斌说:“未来三年,我们将按照林武书记提出的‘三点希望’要求,持续扩大产能,达到年产20万套规模,实现年收入10亿元,全面满足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需求。”
锻造新优势,转型起高峰。从建材生产到汽车轻量化部件制造,从传统产业到新兴行业,如今,中德集团四大产业板块并驾齐驱,转型升级的曲线上扬、奋勇向前的精神昂扬,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 本报记者 贾奕
(来源:)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