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晓荣报道:主动进企问需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精准助企纾困为企业发展“输血补气”、探索政务改革打造便捷高效服务……去年以来,我市紧扣“五个环境”建设和经营主体提升年核心工作,以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为主线,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全面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打造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热土,在环球时报社主办的2023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论坛上,我市获评“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
探索政务改革,打造便捷高效服务环境。深化基层放权赋能改革,引深开发区赋权,全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承接市县两级行政管理权限3107项。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省首家印发《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工作方案》,推出企业开办、新生儿出生、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等事项的“一件事”服务。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完善26类项目审批流程图,审批时限最短压缩至11个工作日。引深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一照多址”便利化登记,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地址、多点经营。推进综窗受理改革,实施“一窗受理、一次告知、集成服务”,12个综合受理窗口常态化高效运行。推动公共事项服务提档升级,全市税务即办类业务平均用时由88分钟压缩到1分4秒,纳税人网上代开发票申请率达到100%。
聚焦助企纾困,打好要素保障“组合拳”。落实财税政策,实施县级重点新兴产业奖补,兑现县级返还资金9.2亿元,下达中小企业发展各类资金1.15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融资支持政策,设立山西长治新能源产业升级基金,重点支持新材料、锂电池外壳等项目发展,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累计向银行机构推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57万户,发放普惠贷款209余亿元,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落实创业政策,累计为3000余名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370余万元,向创业载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9亿元,全面推行稳岗补贴“免跑即领、免证即办、免登即发、免申即享”,为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1.97亿元。落实采购政策,鼓励采购人提高中小微企业预留份额比例,加大价格评审优惠力度,全年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达45.33亿元。
强化良法善治,下好法治惠企“先手棋”。积极拓宽经营主体参与立法渠道,设立山西华境清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个行政立法联系点,听民意汇民策。提高法律服务“温度”,开展“百所千人办万件实事”便企惠民活动,全市100余家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1000余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全年办理不少于1万件法律便企惠民实事。健全司法诉讼“一站式”服务机制,因地制宜在工业园区建设多元解纷工作站,构建起“法院+工商联+商协会”一站式多元解纷新模式,民商案件审判周期缩短一半,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升。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我市将聚焦经营主体需求关切,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供给,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久久为功打造营商环境“绿水青山”,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赵孝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