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车间里做贮缸制幔的韩富红。

制幔

成型

练泥

齐心协力

储备待销

产品出厂

韩富红在太行陶瓷艺术展厅内向游客介绍新产品。
文/图 本报记者 李阳鸿
“这里是我的家乡,我深爱着这里的陶瓷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壶关县黄山乡东峰村人,今年54岁的韩富红对该区域范围内陶瓷的生产历史有着别样的情感。为实现陶瓷文化、窑火相传这一目标,在2006年韩富红注册资本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000余万元建起了山西太行陶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规格无渗漏陶瓷贮缸、日用陶瓷、陶瓷工艺品等陶瓷系列产品。2023年他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瓷贮缸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一开始身边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产销无渗漏陶瓷贮缸的发展方向,但我坚信传统的往往有它的优势,而且传承传统文化,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的责任。”韩富红说。
最终,韩富红成功在这条错位发展、“传承创新”的道路上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他说:“公司制陶资源丰富,且富含硅、铝、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陶瓷生产所需粘土矿以高岭土、陶瓷粘土和耐火粘土为主,分布范围广泛、储量大、易开采。我们对产品因为有追求而与众不同,不断地创新,把原来的几个品种变成一个系列,到现在发展为多个系列,制作流程从选料、配料、练泥、制幔、干燥、成型、烘干、烧成等全套流水线作业,主要生产无渗漏、无釉耐腐蚀陶瓷酒缸及各品类小酒坛,满足储酒、储粮、食醋、化工等行业的储藏需求,年产量可达30000个。凭借成熟、稳定、可靠、安全的销售网络,目前与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供销关系。”
韩富红介绍:“企业进入发展期后,需要更快更新颖的研发和创新。2019年和2023年太行陶瓷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陶瓷艺术节,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非洲、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国内的知名陶瓷艺术家30余名,艺术家们在对当地陶瓷历史文化考察、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太行陶瓷的优质泥料进行了各种陶瓷艺术风格的创作,结合太行陶瓷园区的丰富烧制条件,呈现了柴烧、盐烧、苏打烧等不同的艺术作品,并长期收藏陈列在太行陶瓷艺术展厅内。‘国际陶瓷艺术节’我们将会一直举办下去。”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赵孝蕾]
|